《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》
一碗喉吻润,
两碗破孤闷,
三碗搜枯肠,
唯有文字五千卷。
---唐·卢仝
说起茶,作为茶文化发源地的中国,从古至今的趣闻轶事不胜枚举。古有“茶圣”陆羽注《茶经》,近到周杰伦一曲《爷爷泡的茶》。“茶“”一直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一个组成。今天象君就和大家讲一些有关“茶”的“茶闻轶事”。
茶:发乎于神农
茶,发乎于神农,闻于鲁周公,兴于唐而盛于宋。据陆羽《茶经·七之事》记载:《神农·食经》:茶茗久服,令人有力、悦志。传说神农尝百草,一日尝近72味中草药后,突感口干舌燥,便卧与树下。此时几片树叶飘落面前,神农凭着习惯便放入口中。没过一会神农开始觉得身体舒畅,口不渴,身轻松,口中的树叶还留着一股清香。其实掉落的树叶便是茶叶,所以最早的茶是作为一味中药使用的。东汉时期的《神农本草》中记述了以上故事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支”。可见茶的历史真的颇为悠久绵长。
以茶“怼”人--郑板桥
说起画竹的丹青妙手,郑板桥肯定当之无愧。郑板桥先生一生只画“竹、兰、石”,自称“四时不谢之兰,百节长青之竹,万古不败之石,千秋不变之人”。作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,一生趣事无数。与茶相关的轶事,听后也颇觉板桥先生的幽默。话说古时没有网络,朋友圈。所以就算郑板桥的字画再出类拔萃,也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其本人的。一日,郑板桥步入一家茶舍饮茶。老板不识郑板桥,只觉此人长相平平,着装朴实。便随意吩咐小二应付了一句“坐”,然后准备端上茶时随口一句“茶”。当郑板桥准备入座之前,老板听闻周围有人嘀咕:看这位先生气质,应该是个有学之士吧。老板听后对郑板桥客气起来,道“请坐,快上茶”。郑板桥笑笑便坐了下来。此时店中来了一位与板桥相识之人,一照面便说:克柔兄也在此啊(克柔为郑板桥的字)。老板听后知道了此人便是郑板桥,于是马上扶着郑板桥道“今日光临,小店蓬荜生辉。郑先生请上座”同时呼喊着小二“快快快,给郑先生上好茶”。喝完茶后,老板嬉皮笑脸的还请郑板桥题字一首。郑板桥随性便写了“坐,请坐,请上座;茶,上茶,上好茶”。以此狠狠的“怼”了这个老板。试问此趣事是真是假?无非一句“难得糊涂”。
美国能有今天离不开茶
说起美国历史,不得不提“波士顿倾茶事件”。当时的北美地区正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。在1763年,英法两国结束了为期7年七年战争,最终以英国获胜而收场。而由于战争导致英国消耗过大,于是向其所有殖民地征收各种税款弥补亏空。在1773年,为了倾销东印度公司大量的茶叶库存,颁布了《茶税法》。旨在仅允许北美地区进口东印度公司的茶叶的同时,将茶税降的很低。导致当地茶商茶农无法生存。由于压榨性的赋税加上不公平的茶税交易,于是在1773年12月16日由波士顿”自由之子”所领导示威者们乔装成印第安人的潜入商船,将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一整船茶叶倾入波士顿湾,以此反抗。发生该事件以后,英国不但没有减轻对北美殖民地的税赋,反而针对此事件追加了五条强制法令,又称《不可容忍法令》予以还击。于是在1775年4月19日,在莱克星顿开起了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。并在1776年7月4日通过了《独立宣言》,宣告美国诞生。没想到,茶居然成为了美国独立的某种导火索。
五彩缤纷的茶
我们通常所说茶叶,一般都指绿茶。但其实茶叶颜色可谓五彩缤纷。除了绿茶以外,还有红茶、黑茶、白茶、黄茶、青茶以及花茶。每种茶叶都蕴涵独具一格的茶香与口味。而且国人喝茶也讲究时节与功效。到了春季,万物复苏。但由于季节性变化,易感冒咳嗽,咳嗽时间长了,喉咙总是干干的,那么,这个时候就该来一杯雪梨甘润茶,润喉,清肺。
【静待花开 茶香自来】
神象雪梨甘润茶取雪梨、桔梗、陈皮、金银花、罗汉果为原料。独立包装,泡出淡雅清香,喝出淡润甘甜,舒嗓一整天。
冲泡时,微微盛开的金银花,虽不像其他花茶热情的奔放,却伴随着桔梗共在水中飞扬。闻着金银花的花香,夹着雪梨的果香,一旦香气入鼻,便令人心旷神怡。
甘如饴,润吻搜肠。静待花开,茶香自来。一杯茶,笑看世间茶闻异事。
下一篇:第八届上海野山参文化节正式开幕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