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挑选和鉴别野山参
野山参播种后,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 年以上的人参。
生长方式:人工将野山参种子播种于林下。
人为干预:人工播种后没有人为因素,既不移动, 又不经任何管理,长期自然生长而成生长年限为15 年以上。
分布区域:长白山原始森林和大小兴安岭森林中。
存 活 率:5%
野山参的特点—“野”
神象桓仁大东沟参地
被誉为“百草之王”的野山参有独特的环境要求,跟人工种植的园参截然不同,野山参处于完全野生的自然生长状态,除了播种和采挖,野山参生长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里,无人为干预。由于生长年限长,气温高低、雨水多少、气候变化、虫害状况都会影响到野山参的自然生长。野山参的生长对环境要求十分严格,自然条件、植被条件、林相条件、林地条件以及空气、土壤、温度、光照、水分等都必须具备其生长要求,否则,野山参很难存活。
野山参的特点—“老”
15年以上的才能称之为“野山参”。对于野山参来说,理想的天然环境,不是森林中随处都有。随机撒落的参种子因为落在不理想的生态环境和霉烂化生泥土里,存活下来的种子在缓慢的生长过程中,要经受冰冻、暴雨、病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,在漫长的岁月中还要经常遭遇虫嚼鼠咬、兽吃畜踏。第4年,五成以上死亡;第8年,又一半倒下;第15年,仅存百分之五……在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中,存活下来的野山参往往是历尽磨难,“九死一生”。
人参不是越大越好
有些不良商贩会拿移山参冒充野山参来卖。什么是移山参?就是将地里种植的小参苗移植到山林中,有人加土加肥,这些参长得很快,但品质却很差。因为人参的营养成分很奇特,靠土壤、施肥长大的参和野山参比,效果差很多,也不值钱。野山参生长速度十分缓慢,每年平均增重0.5g左右,遇恶劣气候蛰伏地下不出苗,消耗体内养分,重量甚至呈负增长。所以野山参生长年限越长,体内淀粉含量越少,同样体积的野山参,重量越轻的质量越好。
如何挑选和鉴别野山参:
由于来源和生长条件、生态状况的不同,野山参的质量优劣有很大的差别。尤其野山参的类同品较多、如:“池底参”、“山参扒货”、“籽海”、“老栽子上山”、“艼变”等等,如果未经过专门学习和实践训练,很难辨识和掌握。野山参的鉴定过去只有产地采挖山参的“老把头”和经营山参多年的老师傅等少数人掌握。一般经营参茸的徒工要经过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功夫,在老师傅带领和指导下,在实践中不断学习、体会方能掌握。特别是野山参鉴定的术语极为抽象和复杂,如:“二节芦”、“三节芦”、“堆花芦”、“雁脖芦”、“螺丝纹”、“浮纹”、“半截纹”、“枣核艼’”、“掐脖艼”、“兔耳朵艼”、“灵体”、“顺体”、“跨海式”、“菱角体”、“皮条须”、“水须”、“五形”、“六体”等等,这些抽象术语每个都有较为复杂的含义,只有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比较和体会才能确切地掌握。因此,野山参的鉴别技术一直困扰着参茸的经营者和消费者。野山参价格昂贵,一旦鉴别发生差错,给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比较严重。如果野山参识别产生错误,造成以假乱真,则保证不了山参应有的滋补保健和医疗效果,难以保障“安全有效”,因而野山参的鉴别是中药鉴定中的重要项目,是一个专门学问。
上一篇:沪喀携手找回“南派阿胶”
下一篇:第八届上海野山参文化节正式开幕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