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暑,即为“出暑”。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”。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即将过去,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。但是对于身在上海的象粉来说,处暑似乎没有终止炎热的感觉,而还是身处炎炎夏日的状态吧?!
虽然说现在温度任然居高不下,“秋老虎”威力十足。但我们也应该循序渐进的调整养生方法,梳理一下由暑热带来的纷乱心绪,收神敛气,顺应秋的养收之机,抛开夏日的透支与火热,在处暑的带领下,过渡到沉静、积蓄的阶段。
处暑养生
每天多睡一小时
处暑时节中午气温仍然很高,早晚温凉,暑湿较重,中医称暑困脾。暑湿容易让人烦躁不安,情绪起伏较大,因此容易引发失眠,造成身体免疫力低下,疾病滋生。此时人们应早睡早起,保证睡眠充足,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。最佳的入睡时间应该在子时(21―23点)以前上床,在子时进入最佳睡眠状态。中医睡眠机制为阴气盛则寐(入眠),阳气盛则寤(醒来)。午睡也是处暑时的养生之道,通过午睡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,有利于缓解秋乏。
处暑养生
“秋冻”开始,肚子要保护好
“春捂秋冻”是古人按照气候特点及季节变换得出的穿衣之道。虽然现在温度并没有明显下降,更没有到需要挨“冻”的时候。但是我们的小肚子也要开始注意保护起来。都说“寒从脚下生、养生先养脚”,但处暑时节,早晚温差逐渐拉开,空调又全天开着,长此以往很容易使肠胃受刺激造成腹泻等疾病。所以这个时节最应该保护的是我们的小肚子。夏天吃冷饮和冰品再畅快不过了,但是现在开始要减少吃这些冰冷的食物了。同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,特别是开着空调过夜的象粉要注意,肚子这里一定要盖好被子,不要着凉。
处暑养生
吃鸭是习俗,滋阴是关键
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城市,到了处暑这天就要吃鸭子。北京的一些商家,在处暑这天还会出售“处暑百合鸭”。虽然我们南方的象粉们感受不到,但处暑时天气已经开始干燥起来,因此宜多食具有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。而鸭肉营养丰富,有滋阴养胃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所以特别适合处暑前后食用。除了鸭子适合处暑时节食用以外,石斛(枫斗)也很适合这个时节服用。据2015年《中国药典》记载枫斗具有: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的功效。如果有一种美食,同时搭配鸭子和石斛(枫斗)的话,那岂不是更完美?
下一篇:第八届上海野山参文化节正式开幕
相关资讯